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快讯 正文

关注心理健康,守护心灵之春

作者:时间:2025-03-20点击数:

一、春季为何是心理疾病的“易变期”?

春季气温逐渐回升,天气多变,人体内分泌系统容易发生变化,进而情绪容易发生波动。此外,春季昼夜时长变化较大,生物钟紊乱,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,增加心理疾病的发生风险。同时,寒假刚刚结束,新学期刚刚开学,同学们正在逐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,难免身心不适,容易引发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。



二、春季心理疾病的常见表现

情绪波动:情绪不稳定,可能无缘无故发脾气,或者情绪低落、郁郁寡欢,甚至时而喜气洋洋,时而冷漠无情。

睡眠异常:出现失眠、早醒、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,睡眠质量下降。

社交障碍:社交能力下降,变得孤僻,不愿意与人交往。

行为变化:生活变得懒散,不修边幅,或者对既往的喜好失去兴趣,甚至出现不合常理的行为。



三、如何应对春季心理问题

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: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合理安排作息,避免熬夜;注意饮食均衡,增加户外活动。

增强心理调节能力:学习一些心理调节技巧,如深呼吸、冥想、瑜伽等,帮助缓解压力、调节情绪。

积极应对压力:面对工作和学习中的压力,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,如通过运动、听音乐等方式释放压力。

寻求专业帮助:多与辅导员老师沟通,必要时可以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,寻求正规医院咨询。



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也是心理健康的高危期。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,提升心理调节能力,积极应对春季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。让我们共同守护心灵之春,迎接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学期!